最新公告:
气候谈判多轨并行阻碍进程
所属分类:研究专题    发布日期:2012/12/18 9:35:10   点击次数:1699
 

在每年都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减排作为核心议题始终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整个会谈的进程也就受其影响而变得愈发复杂。为了促使谈判各国尽早达成包含所有国家在内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谈判由单轨制转型到了双轨制,到2011年时更是提出了三轨制。但如此不仅没有提速谈判,反而阻碍了整个谈判的进程。

发达国家无法完成减排责任,拉发展中国家入伙,谈判由单轨制向双轨制转型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简称KP)作为实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法律文件开始强制生效,要求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的第一个承诺期内,应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的排放水平减少5%,并分别为这些国家规定了具体减排指标。然而,就在《京都议定书》生效的第一年2005年,发达国家不但没有达到自己的减排承诺,还增加了10%的排放量。面对现实和承诺的差距,发达国家普遍感受到压力。于是,当2006年蒙特利尔气候大会成立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AWG-KP),商讨 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失效后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时,发达国家之间的谈判陷入了僵局。

发达国家不愿意在2012年之后继续《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单方面减排,而饱受气候变化之苦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海平面上升而面临被淹没危险的小岛国,又迫切要求发达国家减排。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在2001年就已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欧盟则对减排谈判一直持积极态度,意图要求美国承担减排义务,以便取得国际战略的相对优势。于是,在2007年巴厘岛气候大会上,欧盟提出了巴厘路线图草案,表示如果美国同意,欧盟将直接承诺减排30%,否则将抵制美国倡议的主要经济体会议。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既不强制其承担义务,也不反对美国要求发展中国家减排。这就把原本只要求发达国家单方面承担减排责任,变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要承担减排责任,并把拒签《京都议定书》的美国也纳入在内。

原本只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扩展成了美国、欧盟、日本等伞型国集团,以及77国集团和中国等四方的分歧,谈判变得更加复杂。《公约》设定的减排时间表依然茫茫无期。在各方妥协达成“巴厘路线图”共识后,成立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促成各国在2009年12月的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一项旨在2012年之后继续实施公约的法律文书。这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完成谈判时间一致,实现了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AWG-KP)与 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双轨”并进的转型。

2009年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谈判继续“双轨”并进

根据“巴厘路线图”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2009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排放。

在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前,人们希望发达国家能同意,2012年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40%的整体目标,以此来结束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AWG-KP)的工作。然而,情况并不乐观。除了个别发达国家能够勉强承诺,例如俄罗斯承诺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下降25%。也就是说,在1990年至2020年期间,俄罗斯将保证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减少逾300亿吨。欧盟承诺将在2050年前削减高达95%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20年前减少30%。印度则宣布将在202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0%-25%。但像美国这样超排放国,最后竟连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温室气体4%的目标都难以承诺。而澳大利亚则提议未来10年内温室气体排放量只能较2000年减少5%到15%。最终,大会没有就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失效后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达成共识,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AWG-KP)继续工作。

在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推进的法律文书方面,虽然英国强调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各方应该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发达国家应该对困难国家给予帮助,尤其是资金援助。但其他各方意见不一,哥本哈根会议最终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协议中并未包含促使发达国家减少排放量的有力措施。于是,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AWG-KP)与 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继续“双轨”并进。

2011年气候谈判又新增“德班平台”机制,谈判在遗留问题尚存时又添新问题

直到2011年,气候谈判依然“双轨”并进。在2011年的德班气候大会上,各方关于气候谈判的博弈日趋激烈。欧盟、美国、“伞形集团”、“基础四国”、“77国集团”、小海岛国家以及最贫穷国家等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等关键性问题上分歧依然严重,尤其是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表示不准备续签《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美国则顽固地守着它那低减排目标,迫使大会在加时赛后通过了“德班一揽子决议”(DurbanPackageOutcome)。即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简称“德班平台”,ADP),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德国和丹麦分别注资4000万和1500万欧元作为其运营经费和首笔资助资金。 在前面遗留的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又开启了第三种谈判机制,让气候谈判的道路变得更加漫长而遥遥无期。

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已开始,而会前,欧盟代表团则表示,欧盟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期虽然作了承诺,但其排放量占全世界排放量已经下降到15%,仅仅欧盟提高减排雄心,是远远不够的。欧盟要求其他的国家包括附件一国家,都应该提高减排雄心。因此,其强调终止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推行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AWG-KP)和“德班平台”(ADP)。美国代表认为《长期合作行动》基本上没有形成共识,也没有听取美国的意见。希望在多哈会议上按照德班会议的决议,关闭《长期合作行动》,以便更好的讨论和谈判新的气候变化条约。G77国和中国集团则希望能够平衡三轨关系,对《京都议定书》和 《长期合作行动》 等遗留问题有所结论,然后再开启“德班平台”。太平洋小岛国代表要求三轨制并行兼顾,南美国家则支持终止 《长期合作行动》 ,希望将 《长期合作行动》 遗留问题转移至 《京都议定书》 。在三轨制谈判下,各方又产生了新的意见分歧,以致老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谈判拉锯无休也就并不奇怪了。

皇明气候改善 | 中国太阳谷 | 美盾豪窗 | 蔚来城 | 皇明光伏 | 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 | 亿家能太阳能 | 欧迪克太阳能 | 中高温发电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Copyright©2012-2013 solar-science-we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太阳能科普网 鲁ICP备05008674